Monday 23 December 2013

田馥甄《渺小》專輯“聽後感”

冰冷的大時代,由人類築成,可面對它,人類卻又是如此地無助、渺小。然而,或許秉著熾熱的心,就有機會把冰山融化,哪怕只有一角。

一開始看見專輯封面的時候還以為是孫燕姿。(報章上樂評以為是大S;總之不太像Hebe就是了,嘻嘻。)可是整張專輯聽下來,確定還是Hebe的風格,就那有點冷調,有點態度的抒情歌。

因為對填詞有興趣,在還沒好好聽完專輯前就先把歌詞簿讀完。除了同名主打《渺小》之外,比較有印象的包括《終身大事》、《無常》和《這個人已經與我無關》。

喜歡《終身大事》的巧思。一般人會把“終身大事”與婚姻聯想在一起,可作詞人藍小邪偏用了反向思考,說著除了婚姻這件“終身大事”外,還有更值得做的“終身大事”。也覺得這首歌太適合Hebe了,畢竟S.H.E.中只剩她還沒結婚,能讓人輕易聯想到歌詞正在述說著她的心聲,儘管事實未必如此。

而同樣出自藍小邪筆下的《無常》,則通過新鮮的畫面和比喻(如“南極開的花”、“沙漠中的魚”)描繪能襯托專輯概念的意境。反觀自己最近寫的東西,似乎畫面感減少了,功力也差得遠... 要多多努力!(:

至於《這個人已經與我無關》,會記得這首歌詞是因為“讣闻版”三個字。太顯眼了,哈哈!好像下筆有點重,然而擺在有態度的情歌中,又覺得好適合。此外作詞人黃偉文也加入不少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如雜誌、星座、健身房、臉書等,讓都市人容易身歷其境。

再來說《渺小》。其實在購買專輯前已在網上看過MV與歌詞,大概知道歌詞內容在說環保。可是要真正了解歌詞,至少對我而言,還是得讀歌詞的靈感來源,也就是Wislawa Szymborska的詩,《在一顆小星星底下》。原來我偶爾也感受過這樣對峙著的愧疚和感恩。如果說有得必有失,那我得到的每份安逸,或選擇權等,或許都建立在他人失去一樣的權利之上。比如人們要擴建城市,那就得犧牲大自然。或許有人會為了有安逸的居住環境而感恩,也或許有人會覺得對不起大自然。可是世界本來不就這麼地轉?於是漸漸地,人們可能因為愧疚沒用而選擇視而不見或遺忘。其實我也不懂這類“環保歌”會不會帶來什麼正面影響,但提醒總是好的吧。

滿足了對歌詞的好奇後就好好聽歌。可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只聽了幾遍,聽得不夠仔細,好像覺得曲風有點類似,以致聽到後來有點晃神。只覺得《不醉不會》有點像王菲的歌。可這麼一來又會想像王菲唱《不醉不會》,然後覺得由她的“空靈”唱腔詮釋歌曲可能會比Hebe好。但其他的歌是適合Hebe的,只是覺得與照片相比,歌曲並沒有特別令我驚艷。

說到照片,因為到冰島取景,真的是好美,會讓人忍不住凝視的美。就不知道這張專輯的歌會否像冰山一樣慢熱*,聽多幾遍後就能與照片媲美?(;

*當然這是比喻,溫室效應要減緩,冰島不能再熱了 ):

Friday 20 December 2013

《飢餓遊戲2:星火燎原》"The Hunger Games: Catching Fire" 觀後感

Are the odds ever in anyone's favour?

其實我早在前個星期六就把電影看完了,只是因為忙填詞和交代工作所以拖欠了這篇文章。現在來還債,這個星期寫兩篇(;先說《飢餓遊戲2》。

 離《飢餓遊戲1》已有一年多的時間,老實說我連故事都不太想得起。直到提起Rue,我才想起上一回她死的時候我哭得好慘。就在這同時,我也記起了殘酷的遊戲賽制,記起當時緊繃的情緒... 於是開始有點後悔看續集了,哈哈!好像在花錢折磨自己。然而,故事之精彩又覺得不看可惜,也覺得完結篇推出時我依然會捧場,然後再借原著來讀(因為一般看了原著就會覺得電影版不夠精彩(;)。

矛盾歸矛盾,當然還是把電影看完了。果然,同《飢餓遊戲1》一樣,續集延續了戲劇張力,讓兩個半小時的時間一會兒就過去了。而從電影院走出來時剩下的,是較悠長的感慨。

腦海裡還展示著令人驚嘆的華麗服裝。然而因為它們的主人是心靈醜陋的上流社會,以反映病態,這些服裝和造型都是誇張的。這群上流社會人士,能為了嘗盡美食而催吐,能把他人的生死當娛樂消費,生活奢侈、心態狂妄得確實噁心。可是我難過不是因為入戲,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這些病態。可能沒那麼極端,可是食物每天都有人在浪費,而每天也有人在飢餓中求存。貧富的差距依舊懸殊得令人無助。而有些娛樂節目的“娛樂”,不也一樣來自於主角(藝人或素人)的不幸,比如摔倒摔得很慘,或吃些常人不敢恭維的“食物”?把別人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娛樂上,卻一點愧疚感都沒有,或許是因為觀眾覺得反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娛樂單元能如此地做,是因為有人願意參與。然而,我還是覺得在某個程度上這有點... sadistic?

再來,媒體。《飢餓遊戲》本來就是一場秀,於是參賽者也必須演戲。裝開心、鬧緋聞,為的就是讓觀眾消遣,祈求他們買單,希望能保住小命。當然現實中的“遊戲規則”也沒那麼極端,可是為了討好觀眾而喪失自我的名人或素人應該是有的。談不上賠了生命,但賠了生活,依然悲哀。

可是最令我感慨的還是主角Katniss的遭遇吧。即使大家把她捧為希望的象徵,她一直想要的不過是保護她在乎的人。她不禁讓我聯想起,那些因為自己是公眾人物而必須讓自己成為典範的名人,他們是否也只是想單純地做好自己想做的事,對自己在乎的人好?可是偏偏因為背負著眾人的期望,而不得不逼自己堅強起來,以扛下更大的責任?忽然聽懂了主題曲的那句“Carry your world”。不管Katniss多不情願,她已經無法回頭,只能繼續背負眾人的希望,一個讓世界重獲新生的希望。哪怕這點希望千鈞一髮,隨時會夭折,爆炸。

 

然而Katniss是脆弱的。當她知道Peeta沒死,顫抖著擁抱他的那一幕,看得我哭了。我想當一個人很害怕,很害怕失去另一方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我甚至能想像我和Katniss一樣害怕的時候會是怎樣的情況。我們都有不願失去的親友,不是嗎?

我猜故事的成功在於述說的革命情懷振奮人心。然而為了加劇振奮人心的效果,就得用反差襯托,為這虛構的世界擬定不人道的制度來增加衝突性。可這些衝突偏偏多少反應現實,害我看得好難過 ): 我還沒說我從電影院出來時剛好是黃昏時分,看著夕陽,讓我想起Peeta在安慰瀕臨死亡的參賽者時都會叫他們看著美麗的夕陽。他還說最喜歡的顏色就是夕陽的橙色。莫非因為在那黑暗的世界裡,他不再期待黑暗過去的朝陽,而只慶幸真正的黑暗還沒降臨?

Friday 29 November 2013

自由在望!

不好意思,我又拖欠博文了,因為這個月在忙寫歌(;反正也算練文筆,就原諒我好嗎?(:

這次寫歌挺開心的,因為得自己找作曲人。以前的我比較“自閉”,也沒認識多少作曲朋友,所以碰到類似的邀歌電郵都得刪掉。(有詞沒曲不成歌(;)但堅持填詞的這幾年來,我認識了多幾位喜歡音樂的朋友,也可能因為漸漸變得比較主動,所以這次決定到處問問,尋找合作對象。而這麼合作下來,發現雖然忙,得花時間溝通,可是可以和朋友討論音樂其實蠻好玩的,似乎好過自己躲在家裡埋頭填詞(: 我還破紀錄在兩天以內完成一首歌詞呢!這是正面壓力使然吧!(;希望以後還有類似的合作機會!

而關於上一篇博文說到辭職一事,我只剩下兩個星期就能說拜拜了!只是偏偏在這個時候病倒,唉!本來腸胃的毛病已經夠惱人的了,現在還咳嗽。而且體溫瀕臨發燒,所以又請了病假。但接下來兩個星期我一定要好好過,把身體養好,把事情都交代好才能安心走人!

就快自由了,耶!
*之後也能放多點心思經營這裡(:

Saturday 2 November 2013

Update!

嗯,這個星期有點忙,原諒我偷個懶寫短一點。基本上想說的是,我決定了,最遲今年底離職!還是健康比較重要,新的一年新的開始(說得俗氣,我知道;P),把身子養好明年再思考工作。

總覺得工作像塊大石頭,霸道地把自己塞進最近的生活中,怎麼都推不開,也繞不過。週末的時間總是不夠用。我不會天真得不想工作,我猜對於工作的無奈來自不夠喜歡。或許剛進入職場的新人總得做些別人不想做的工作,包括我不愛的行政,但至少有發展機會還比較好接受吧。又或者我會找得到什麼比較不需要注重hierachy、corporate ladder的工作。

再說吧~

Wednesday 16 October 2013

物極必反

要置身黑暗,才更珍惜微光。

回來了。

前個星期四要出國時,心情依然沈重。不知道是不是工作壓力還是工作性質,把出差該有的期待變得十分不愉快。可能因為出發的前一天加班到快九點才吃晚餐,本來腸胃弱的我毛病又復發,覺得無奈,找不到方式平衡工作與健康。後來還收拾行李一直到凌晨兩點鐘才睡,卻依然十分不安,總覺得落了什麼沒拿。(後來果然發現文具帶得不夠,還好買得到。)能出國是興奮,更明白是個學習獨立的好機會,卻因為越來越確定自己不太擅長,也不喜歡同時間處理各類行政工作需要的瑣碎事物,一想起工作,期待就消失了。在開往機場的途中,突然很捨不得家裡的一切。可能是抗拒出差的心理作祟。

然而與此同時又覺得自己很無聊,不過去一個星期嘛,又不是一個月或一年,我在難過不捨什麼?!工作總會完成的呀,特別是有事忙時,時間飛快,一眨眼完成了不就能回來好好休息嗎?我就真的那麼戀家嗎?以前在中學和理工學院時不也曾和同學出國?而現在對於當時離開的心情卻一點印象也沒有。大概是想著玩,連一點不捨都沒有吧?那揮之不去的憂鬱,莫非真的是因為不夠喜歡工作?如果是,那是否該提早換工作?然而也不能說換就換,差依然得出。想到這裡又有些無奈了;拖著的行李,彷彿像必須承受的現實的重量,把腳步也拖重了。(人emo時總是比較誇張 ;P

當然終究還是出發了。在機上看了電影,分散了注意力,加上很cosy的旅店房,緊貼著背,壓著心的憂鬱似乎漸漸蒸發。在韓國一個星期,享受了大田的好天氣,交了幾位韓國朋友(:工作方面也還算順利。回來時挺開心的;能夠survive這次出差,也算是個小小成就,至少我沒病,還算能照顧自己。我甚至不知哪來的力氣,拖了過半體重的行李回來。發現瘦弱的自己原來還多少算獨立(甚至搬動行李時有點“man”,哈哈哈),感覺不錯。

或許之前的擔憂是我心態問題。又或許是物極必反,難過了一陣子,人總會自然地做出調適,以平衡心情。又或許在難過悲觀的時候,任何好事(或沒發生的壞事)都能讓人心存感激。就像微弱的光,人們得身處黑暗才能看見並感謝它的存在。
~~
我回來後輪到爸媽出國。這幾天又我一人請假在家看狗。

雖然因為連續幾天凌晨的雷陣雨嚇壞了狗,吵得我睡不好,但和上次相比,這次應付家務事比較上手。和出差一樣,這也算是成長吧(:
~~
至於工作,我卻依然盤算著是否該提早結束一年和約?工作了快半年,學習了不少軟技能,但對於工作本身最近難免覺得最大的收穫不過證實了我很難提起勁去做自己不適合也不愛的事...

唉,再給自己多一點時間想想,再說吧。

Sunday 29 September 2013

病人要出差

這個星期老毛病復發又請了三天病假!可是來臨星期四要出差,得去韓國大田一個星期。於是這個週末下午都回公司籌備。但回到較空蕩的公司可以清掉好些工作還挺開心的。終於看見曙光了,哈哈!

從上個星期五開始,不知是因為工作壓力還是快病倒的關係,心情很差。覺得working life好難適應,以後不知該怎麼過。要把工作做好,幫忙家務事,照顧狗,卻又想對自己好一點,抽空做自己喜歡的事,睡飽一點。然而哪兒來這麼多時間?

其實我知道我的工作已經不算累人了,覺得疲憊難負荷莫非因為不夠喜歡?

還是我工作能力差,做事沒效率?又或者因為常病倒才做不好,得浪費時間修改?

是這份工作不適合我,還是我無法招架常人能勝任的工作生活?

想很多。越想越迷惘。知道該樂觀積極卻始終提不起勁。

這個星期去看醫生,他以半開玩笑的語氣問我要不要考慮換工作。說真的以前上課熬夜到凌晨三、四點都沒病,現在十二點之前睡覺反而一直病。雖然比以前早起身,但睡眠時間一樣,甚至還多了呢!生病真是沒道理。難道不是我的能力問題,而是和這份工作“水土不服”?

不知道。本來這份工應該做到明年四月底,但或許出差回來後還一直病就可能是時候考慮交辭職信了吧。哪兒來那麼多病假,而且頻頻把薪水轉繳給醫生也不太合理。特別當工作也不是自己很愛的。也不是不喜歡,可是為了吸取工作經驗賠了健康好像不太值得。如果我注定邊工作邊生病(這樣好嗎?!),至少為了很喜歡的工作還甘願一點。

唉。可要感謝醫生提醒了我,生病和不愉快可能是工作的關係,不完全是我的問題,讓我的自我否定減輕了不少。今天心情好多了!

要好好休息養好身體出差!“指南針”晚宴只好明年再去啦(;

Sunday 22 September 2013

拍一疊修飾的記憶

好喜歡這張照片。大家看來都很開心,雖然憑照片看不出在開心什麼。或許快樂不需要理由,又或者理由可以很簡單,比如有好友的陪伴(:

上個月連續兩個星期趁著週末一大清早起身去拍畢業照。一次和家人,一次和朋友。

和家人的畢業照,因為不想拍那種太正式的照片,找來了朋友到植物園拍。雖然照片很美(我說照片美,不是我美 ;P),但某些照片裡我看起來有點累,可能是太早起身吧,哈哈!但挺好玩的,難得一家出門,連因為行動不便而好久沒到公園散步的老狗也一起扛出門,呵呵。雖然頂著太陽,但心情很好(:後來大家一起吃早餐,小狗意外地乖乖地坐在老媽腿上,不叫也不鬧。還以為牠平時這麼貪吃,看見食物應該會很激動。還是因為出門在外要裝乖?哈!

和朋友拍畢業照,如想像中的充滿歡笑。想些好玩的pose,扮鬼臉,善意地開彼此玩笑。雖然後來累了卻是開心的。我們都佩服起明星來,原來一直對著鏡頭微笑也是累人的!

在這個星期收齊了DVD,收到了漂亮的修飾過的照片和collage,還有originals。很喜歡修飾的效果,可是如果要感性一下,會聯想到需要修飾才美麗的照片是否也意味著那段回憶是需要修飾的?然而記憶本身也會修飾回憶吧,因為難過而把壞的記住,因為開心而把好的留下。那以後再翻閱修飾得美美的照片和再回想被記憶修飾得美美的回憶其實不都一樣?(;

既然在說畢業照,又怎少得了“靈魂人物”?(;我想特別感謝我的攝影師朋友(當然也包括她的“助理”(;)。雖然在中學認識,在初院熟絡,但後來相處的機會並不多。即使在大學主修同樣的科目也不常見面。然而卻因為對華語流行音樂有興趣,在2011年參加創作比賽需要找歌手時,我第一位就想到她,而她也在第一時間答應了。後來贏了連獎金都不要跟我分,只請了她吃飯了事。真的很感謝她。後來她雖然轉而往攝影方面努力,我卻依然替她開心。要知道在現實的新加坡堅持夢想是不容易的~我們一起加油!(:

Sunday 8 September 2013

有老師真好 (:

有時候再多的“謝謝”都不夠...

我不是一個很好的學生。

就慶祝教師節來說。

小學、中學時會隨著同學們或學校一起慶祝教師節,買禮物、寫卡片送老師,當然學校也總會舉辦慶祝活動。但好像從理工學院開始,就再沒正式地為老師們慶祝教師節,除了簡單地說聲“教師節快樂”之外。而祝福也沒有獻給所有老師,因為有些失去了聯絡,又或者太久沒聯絡,總覺得冒然聯絡像是怪怪的。

(是不是很欠扁?/: 祝福嘛,有什麼好奇怪的呢?誰收到祝福都應該多少會開心吧。然而我依然猶豫;“自閉”的性格使然吧...)

可是我想澄清,不是的,我並不是不愛我的老師們。其實我一直覺得我很幸運,碰過好多很好的老師,只是有時會覺得像是怎麼慶祝都不能好好地表達對他們的感謝,或許平時做個好學生比較實際。所以我盡量聽取老師們的教導,把功課做好(除了有些科目沒天分沒辦法,所以說“盡量”(;)況且每年除了重複地寫著“教師節快樂”,好像也很難把該感謝的說完、說好,又或者用金錢買什麼來好好回饋老師們的教導。

然而老師們費心教了這麼多,總不能畢業後就不聞不問吧!所以今年我稍稍有進步,至少與這一年來有聯絡的老師們說聲“教師節快樂!”(:

想在這裡比較完整一點地說說我對老師們的印象和感謝。

先從華語老師開始。原因很簡單,好像之前提過,讀了十多年書,也只有在上華文課時能用親切的母語交談。可能也因為如此,覺得華語老師特別親切。又或許這是我的福氣(:

小一、小二的華文老師教過我媽!夠資深吧(;還記得他會用色彩繽紛的粉筆在黑板上寫華文字教我們,一畫一種顏色。後來他在我小學三、四年級的時候去世了。幾年後在中學,有篇作文題目是《我懷念的人》(之類的吧,我不記得了),我就寫了這位老師。得到的成績、評語還不錯。

小三、小四的華文老師教過我表姐。(是的,那所鄰裡學校我們家大概有兩代人都在那裡念過。)這位老師就住在表姐家對面的組屋,有時去阿姨家會看見他在廚房做家務(;

小五、小六換成一位年輕的女老師。記得她有一次好像被我們班氣哭;有點內疚,雖然我應該不是害她哭的主因。我還收著她的禮物,就照片中的信,印著她漂亮、清秀的字跡。哦,還有,我之所以能分辨“買”和“賣”怎麼寫,還得謝謝她。因為她說賣東西需要用腦,所以“頭上”要“+”筆畫,但買東西不需要(;很寫實吧。

中一的華文老師說話比較小聲,但因為我坐在前排,比較聽得到她開的玩笑(;有一次她說“仍”念第二聲,如果誰念一聲就把他“扔”出去。

中二到中四的華文老師是唯一還有聯絡的:我們那屆大概會有十位同學在每年的大年初二到老師家拜年。雖然我依然比較安靜,卻很珍惜每年的聚會;畢竟老同學嘛,相處比較輕鬆(:記得老師在會考前曾對我們每位同學說“God Bless”;雖然不是基督徒,但也感謝她的支持與教導。

中小學其他科目的老師不是不好,只是要各別提起我怕這篇博文會變得冗長。但我記得某些年要換form teacher的時候我都挺不捨的。

至於理工學院,我很慶幸我當時任性選擇轉個彎去念音樂,不然不會看清音樂有多難堅持,卻又在保留實際的同時是多麼應該堅持。當然要有所領悟還得靠導師們的教導。但我特別要感謝一位在我畢業之後在百忙之中還抽空回復我長長的電郵,而且回答得很詳細的老師。很感動,覺得有老師真好(:

大學的教授我都不太熟,可能因為每個學期都會更換吧。就算上過幾堂同樣的講師的課,也不太會在課業之外聯絡。但我仍感謝那些願意在任何時間都回答我們的詢問的老師,還有願意真正了解我們對於課程或組員的feedback的老師。(組員很重要,因為我們課程有很多小組作業(;)

最後要對可能會主動讀完我這篇長長的博文的老師說謝謝(;我如此地安靜地坐在角落聽課,四個月的課都不知道有沒有說到四句話,你卻記得我,偶爾在面簿Like我寫的東西,給我鼓勵,後來還給我機會!你甚至願意推薦我做writer,不怕我砸你招牌啊?哈哈!:P 你很好,reset了沒?(;

雖然我說每個人都能是別人的老師,因為我們誰都能從他人身上學到東西,但我想我暫時還不太有資格。我不知道有沒有誰從我身上學到什麼,就算有也未必是好的,哈哈哈!所以請讓我再次向專業的老師們致敬!*鞠躬* ;P

Sunday 18 August 2013

《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愛過的一切》觀後感

記得小學時曾唱過《細水長流》,只是歌譜找不到了。翻閱泛黃的小學歌譜(我小學的CCA是合唱團),發現在模糊的記憶中,除了賀年歌和流行歌曲,也只記得怎麼唱以上的《Sing A Rainbow》。是否因為想要在多年後唱出一道彩虹?然而對於音樂夢想,我已轉而以文字追求。遺憾嗎?或許吧。但緬懷是難免的。

《我的朋友,我的同學,我愛過的一切》。我一直覺得電影名字長又難記,別人問起,我也只說得出英文名《That Girl In Pinafore》。但知道電影上映時就挺想看的(即使我的校服不曾是pinafore(;),因為這部本地片子敘述著以新加坡為背景的校園生活與音樂夢想,感覺會有共鳴。

只是我看完電影之後的感觸是複雜的。當然每部電影都有好與壞,但多數會偏向某一方。這部呢?我真的說不太上來。似乎喜歡與不喜歡的一樣多,然而這兩種感受在把我推向中立立場的同時卻又一直並行著。就是說在喜歡與不喜歡的兩端我不是站在中間,而是剖成兩半,各站在一端。

與讀過的一些影評一樣,我認同這是以新謠為包裝的校園愛情故事,特別是當電影是設在新謠末端的90年代,而非新謠最流行的80年代。但可能因為我是在80年代最後一年出生的,與新謠擦肩而過,所以對於電影沒有把重點放在新謠這件事並沒有太失望。(而對於是否與《那些年》太相似我也無從比較,因為我沒看《那些年》。)

似曾相識的新謠歌曲,加上新的編曲,新的歌手,新的類似音樂錄像(MV)的呈現方式,好似被賦予新生命,很好聽。我懷疑對於電影的喜歡,有一大部份來自歌曲。(我試想把歌曲換成一些沒內容的情歌,結果電影的故事真的平淡不少。)

說到新謠,有影評歎息現在的新加坡再也不可能出現新謠了。雖然同意,但我想說這也許是市場考量使然,而不是沒人寫。如今的市場,如果有一首歌唱著“我們這裡是新加坡,我的童年在女皇鎮過”,除了在新加坡這渺小市場外,會有誰知道新加坡女皇鎮在哪,會有多少人有共鳴,會得到多少迴響?所以地方特色得減少。再來,新謠那較富有文藝色彩的歌詞,除了中國風,在現在的流行歌曲中也會比較少見。最近在讀嚴雲農的書(讀完再分享),他提到這是因為大人們已趨向上網下載音樂,於是唱片公司只好把目標定在更年輕並比較可能買專輯的學生族群,因此要求歌詞一再淺白。這沒甚麼不好,只是像新謠前輩們較富文采的歌詞就會越來越難賣,越來越少見。但加入本地特色的歌或比較有文采的歌詞應該還不至於絕跡吧?):

說了那麼多,現在說電影(;(接下來是spoiler,還沒看的朋友就先別讀吧(;)

相對於某些本地電視劇,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演員演技自然,很不錯。我雖然沒什麼資格去評論別人的演技,但至少我覺得有可信度,看了自在,不像某些電視劇演員說著不自然的對白,或者用些太誇張或太“內斂”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表現角色。雖然一開始覺得陳世維外型真的不像中學生(就算說他留班兩年也不像),但後來隨著故事發展就忘了這件事。直到電影結尾成年的佳明出現,才覺得,哦對,這才是陳世維真實的年齡 ;P

看這部電影有點好玩,因為在新加坡拍攝,可以猜電影在哪裡取景。再來,因為故事設在90年代,會有一些“復古”的物品出現,比如小時候用過的文具。於是開始懷念起以前毫不起眼的小東西... 唉,我在想,當一個人開始懷念校園生活,是否意味著失去?失去不怕失去,不自我限制的精神,失去緊抱夢想與愛情的簡單?而對於某些失去人甚至是那麼的不知不覺。電影中有一幕拍到的黃頂德士,我以為現在還有呢!回家問了老媽才知道現在已被藍色的完全取代。會不會也有好多事物在我不知覺中遺失呢?好可怕...

情節方面,我喜歡的大都是前面的部份。雖然劇情有些老套,但配合歌曲,就像在看一支長長的MV,也不錯。與其說新謠歌曲是配樂,或許把電影故事當成襯托新謠的MV更為貼切。

我喜歡佳明騎著腳踏車,載著May,問她要去哪裡的那一段。因為May在大聲地喊“我不知道!”時,臉上是掛著幸福的笑容的。可以因為有人陪伴而享受迷惘有多好!能不管現實的牆矗立在前方,甚至偶爾壓在心上...

而令我難過的是May的媽媽把她反鎖在房裡,May無助地拍打著房門,哭著哀求要出去的那一幕。其實我不曾與母親有過那麼激烈的爭執,好像和誰都沒有。然而劇情雖然老套,卻看得我有些心酸。當May的媽媽把May反鎖在房裡,她何嘗不是把自己反鎖在May的心門外?為甚麼要如此地僵持著?我不明白,卻也知道現實生活中會有父母這麼做。唉。

可是我最有感觸的對白是May的母親斬釘截鐵的那句“Music has no future in Singapore!”特別當後來同學們真的都沒再堅持音樂。我知道這是比較真實的結局,但幹嘛不賣我一個夢想呢?哈哈。畢竟劇情也有好些不現實的地方,比如:

一、90年代的歌唱比賽第一名的獎金有$5,000?!預算那麼多哦?現在所有獎品加起來或許也不超過$3,000吧?
二、90年代初級學院的學生那麼有錢啊?幾個人敲破撲滿就可以籌到機票錢飛到美國那麼遠,還能待上好幾天?(如果只待少過一天我看不出...
三、May也死得太突然了吧!而且也不知哪裡冒出個女兒... May的母親也怎麼那麼冷血,把孫女留給外人養?

可能就因為結尾銜接得不太好,我沒辦法太喜歡這部電影。然而在喜歡與不喜歡之間拉扯,腦海依舊播放著斷斷續續的新謠旋律。或許這才是我多少感性的原因吧。(不是電影,是歌。)

因為無論如何,新謠確實是新加坡音樂史上不可或缺的。

祝福新謠,
細水長流

Saturday 10 August 2013

國慶+假日愉快!

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不好意思又休息了一個星期。我想接下來還是靈活一點,不強求每個星期更新博客了。因為這個長週末休息下來,發現我之前的不適(比如頭暈)很可能是睡眠不足導致的。這幾天睡飽了,精神很不錯,心情更好,哈哈!要嘛,我還沒適應工作時間,要嘛,我本來是隻懶蟲?;D

這次難得能夠好好休息,當然要感謝Hari Raya逢上國慶日。除了祝馬來朋友Selamat Hari Raya,也要祝新加坡生日快樂!

但其實話說回來,除了以上的生日祝福與通過電視觀看煙花,我並沒有參加什麼國慶慶祝活動。當然不是不愛國,只是不會做什麼特別表示。或許愛國不需要留到國慶吧,而看煙花只是因為煙花和歡慶的氣氛對我來說似乎同等,所以想感染一下(;

沒表示,不代表不愛國。(因為我很shy,所以都放在心裡,哈哈哈!*吐*;P)比如:
1. 我每次出國旅行時聽到新加坡口音都會覺得親切,那親切帶著一種莫名的溫馨。覺得我們不是孤獨的,我們有個家;一個比由親人組織起來更大的家—— 國家。

2. 而每次回國後踏進家門都很開心。不是旅行不好,但我的體質弱,在異鄉待久了總會不適應。盡管偶爾有所埋怨,卻也只有新加坡的氣溫、飲食等適合我。當然家人朋友都在這裡,還有,只有在這裡才可以比較暢快地用Singlish交談,哈哈!很自在。所以說旅行看得見世界的美,更看得見家的美。

3. 會為了替新加坡在各領域爭光的國人感到驕傲。

等等...

有時候不免得很俗氣地說距離是美。每天待在本地就難免會看到,甚至放大缺點——須要抽離,比較比較,才發現家的好。當然比較這件事是很累人的,新加坡有過人的地方,必定也有進步的空間。但哪個國家不是?成長,不就是因為需要進步?

或許以上愛國的理由到頭來只有一個。我愛新加坡,只是因為這裡是我的家。如果我出生在別的地方我很可能也會愛那個國家,只是too bad,我這輩子是新加坡人 ;P

Happy Birthday!

Saturday 27 July 2013

休息是怕死,懶惰,還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為甚麼總要等到得忌口的時候才特別有食慾?

這個星期破天荒請了三天病假。

我的腸胃一向不好;這可能是我身材瘦削的主要原因。時不時因為消化不良、脹氣而沒胃口,又或者有胃口但不能吃多,以防消化不良。於是盡量少量多餐。

我上班後因為不習慣早起,早餐吃不下,常常會打包麵包到公司吃,“下午茶”也是以麵包充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常吃被冷氣直吹的麵包,星期二早上感到有點噁心,想吐。(但並沒有吐出什麼來。其實這個毛病不是第一次發生,只是好了一段日子,以為沒事了。)於是上了不到兩個小時的班就請病假去看醫生。後來因為晚上還是有點不適,請了多一天病假。

星期四上班時還挺開心的。因為休息夠了,精神和心情都很不錯。即使早上有點不舒服,但始終上完一天班,把重要的工作做完。誰知星期五早上除了感到噁心,還有點頭暈,所以又請了一天假,換個醫生看。今天算是有起色。

唉。下個星期不能再請病假了!不然老闆可能會想把我這隻“蝦姑”變成魷魚哦,哈哈!

其實我請病假前都會有點掙扎,因為好像要工作也可以。是我怕死,懶惰,一點小事就不想工作嗎?可是邊工作邊感到噁心真的挺辛苦的耶。況且我腸胃敏感,如果堅持吃外面的食物,病情惡化了怎麼辦?再說,我若現在不把胃養好,十月要出國公幹應該也會不方便吧。雖然少過一個星期,但畢竟人在國外...

我雖然沒有特別喜歡吃什麼,但現在得忌口,什麼不能吃的看起來都比平時好吃 ): 我要早日痊愈!

Sunday 14 July 2013

簡單與可能性

畢業了!

我畢業了!

畢業典禮就在剛過去的星期四舉行,可以請假不必上班很開心,當然更開心的是能和朋友見面、聊天、拍照!再次回到學校,遇見大半年沒見到的教授、導師、同學,真是勾起好多回憶。有點難以置信,就在那麼幾個月前,我們還在為學業努力,為成績煩惱或者慶幸。

我的大學生涯並沒有很精彩;就一般刻板印象來說。沒有參加課外活動,沒有出國留學,也沒有戀愛 ;P 可是這三年半依舊為我帶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在學校待到凌晨三點半,第一次和朋友在家做作業做到凌晨五點半... ... (抱歉,看得出我很no life嗎?呵呵。可是最後一年真的忙得有點誇張,所以記憶比較深刻。)

然而回憶也不是都是負面的。雖然不能找到具體的“轉捩點”,我似乎發現自己在這幾年裡“看開”了。多了一點自信,就變得比較不會亂設想然後去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變得比較不拘謹,比如偶爾會善意地取笑好朋友(;(目前較常限於那幾位我很開心也感激能認識的好朋友,但往後也會再接再厲,哈!)

也就是這幾位好朋友,讓我當天穿著厚重的畢業袍,夾腳的高跟鞋還樂意走來走去拍照。(雖然後來腳趾起泡,得麻煩老媽回車上拿平底鞋給我換。真是不好意思,捧著畢業泰迪熊和向日葵,老得麻煩爸媽幫忙拿其他東西。我和大多幸福的畢業生一樣,都是家人幫忙拎著大包小包地回家。)

但我現在要說回畢業典禮。

典禮大部分是沈悶的,因為就聽著教授唸出一個接一個的名字,看著畢業生一位接著一位地排隊、上台、握手、照相、下台。

可是還有嘉賓演講,還有畢業致詞。

當天的嘉賓是亞洲新聞台的Glenda Chong。我並沒有第一眼就認出她,因為不常看亞洲新聞台。只是覺得台上有一位特別漂亮又有氣質的女生。原來是新聞主播,難怪(:她的演講很好,可能加上是主播的關係,說得非常流暢。除了和我們分享她個人經驗,和很多已經踏入職場的上班族一樣,她也提到職場如戰場,所以要像天鵝,表面(水面)上看來優雅,但水面下要拼命地划。(隔天回去上班上司也以類似的話鼓勵我。)沒錯,我同意,只是感謝得到這些勉勵的同時,也難免感到一點壓力。

典禮的尾聲由兩位畢業生致詞。一位是政治科學的畢業生,他說一個人的成功,幸運佔了80%,努力佔了20%。所以他很感謝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成就了他的大學生涯(如與親友、教授的關係建立於機緣,他們卻一直支持他)。

但我最最喜歡的,也最有感觸的是我朋友的致詞。可能因為是朋友,也可能因為是本科同學,對她的致詞很有共鳴。盡管她比其他兩位演講者緊張,我和幾位好友都差點被她弄哭!(真怕坐在我身邊的同學發現,多尷尬,哈哈!)

她的致詞主題有兩個,一個是簡單,一個是可能性。她說我們求學時很“單純”,“簡單”地相信著我們能在一個星期內把一個學期的筆記讀完;“簡單”地相信著我們能在期限的前個晚上和組員把拖了好幾個星期的作業趕完。我想不只大學生,只要是學生都多少有共鳴吧(;

至於可能性,她感謝文科,因為它教會了我們生活中的答案不像考卷,從來都不只一個。這是我第一個想哭的地方。如以上所說,好多人都主張進了社會要更努力,我同意。但在我們還多少懵懂的時候,又怎麼知道要如何努力,往哪方面努力?該學習的有那麼多,在背負責任卻又還沒看清楚方向之前,未知難免令人迷惘。而挫敗也在所難免。這時候,可能性是多好的鼓勵!它意味著迷惘不過是有更多未來好探險,也意味著挫敗是轉折點!其實我們都知道社會有它的規則,也沒那麼天真。只是得相信可能,可能,才有可能發生。所以我依然希望能秉持“簡單”,去相信可能性,相信自己。(當然你要相信音樂也可以 ;P

在致詞的結尾,朋友說母親有事無法出席典禮,得上網看錄影。可惜她說了這麼多,媽媽因為聽不懂英語,可能都一知半解。所以在最後,她用華語說了一句“媽咪,謝謝你。”

這,不哭很難,哈哈哈!!

祝福大家能繼續簡單地相信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這篇這麼長,我看下個星期就休息一下吧。還有其他東西寫,負債中呢!:/

Sunday 7 July 2013

《我,作詞家》讀後感

熟悉的名字(;

記不記得我之前提到我借了一本和自己興趣有關的書?沒錯,它就是由著名詞人陳樂融寫的《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

閱讀這本書有點像在複習寫詞課,因為書中提到的內容在以前上課時也有學過或聽過,比如“曲是肉體,詞是靈魂”;寫商業歌詞像是“品牌包裝工程師”,得為歌手量身打造;而有些詞人從自我表達開始寫詞,到後來為了迎合市場寫詞,我也是。

當然新收穫還是有的。這本書是人物訪談誌,訪問了14位詞人(包括作者本身);談到了寫詞經歷和對於作詞的看法,也談到生活與作詞的關連,比較personal。因此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自己與數位資深詞人的共同點與差別在哪(當然差別是除了資歷與作品差非常非常遠之外):好比有些詞人比較喜歡或擅長填詞而其他習慣作詞;我屬於前者。

這本書還有個有趣的地方,至少對我而言。那就是歌詞摘錄。因為訪問的詞人當中最年輕的是方文山,其他資深詞人寫過的歌曲我好多只聽過但沒注意過作詞人是誰(因為大多是90年代或之前的歌,只在小時候聽過)。而這些歌曲可能單看歌詞也想不起怎麼唱,只覺得好熟悉,好熟悉。所以閱讀這本書就變得有點好玩,像是在考自己的記憶似的,試著想起歌詞怎麼唱,可有時想起了又覺得自己老,怎麼這麼“經典”的歌也會唱,哈哈!哦,對了,因為近期選秀節目多,看了這本書也才發現原來評審們真的大有來頭。最“驚訝”的是發現十一郎是女生吧,因為筆名中的“郎”,我一直以為怎麼有一位男生常常替張宇寫詞,還以為是他的好友,原來是太太 -.- 真是失敬啊,失敬... ...

比較遺憾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訪問創作歌手,只收了五月天阿信的推薦序。會遺憾是因為近期我較注意的詞人以創作歌手為主,如阿信、張懸、還有在報章樂評中被形容為“ubiquitous”的吳青峰(;(他還真是ubiquitous到我想聽完他替別的歌手寫的歌都不太可能... ...)但我明白作者的出發點,畢竟純寫詞、填詞的作者工作性質和經歷與創作歌手不同。既然書本名為“作詞家”,把重點放在“作詞”並省略工作也包括演唱或音樂創作的作者是合理的。

也正因如此,我更確定作詞並不能當全職。有好多詞人從為唱片公司打工出道,目前也還在經營與音樂相關的公司。但現在唱片算是夕陽行業,我總不能一畢業就進唱片公司做全職工作吧?真的不太實際耶... 不過也沒關係,當“副業”我也樂意好好經營。也感激有好的起步(我指照片裡的名字(;)。

Sunday 30 June 2013

這個星期過得越來越瘋狂。第一次得在一個星期內寫完兩首歌詞,第一次一個人在家帶狗(是的,爸媽又出國了)。我是很不介意熬夜寫詞的,至於帶狗,因為不想麻煩阿姨,其實也無所謂。只是當所有事情都要同時兼顧就不同了。

星期五早上因為爸媽出國,而我又得工作,所以請朋友幫忙餵狗、溜狗。說來真不好意思,那小東西竟然只要吃,不肯讓朋友抱,還想咬人。沒辦法,我只好趁午餐時間搭德士回家,心想溜狗加吃午餐可能還趕得及在兩個小時內回去工作。不料,小狗因為老了站不起來,讓身邊的報紙派不上用場。抓牠去清理,加上溜狗,吃午餐,我遲了大約一個半小時才回到公司。而因為明天有工作要完成,只好補回那一個半小時,七點多才下班。之後小狗一直黏我,因為家裡沒其他人。為了讓它安心睡覺,我幾乎凌晨十二點才繼續寫詞,兩點睡。

昨天挺開心能回去學校拿畢業袍,卻因為客廳時鐘沒電了,看錯了時間,遲到了快一個小時 ): 讓朋友等真是不好意思。而自己因為遲回到家也耽誤了一些事情,所以待到凌晨一點半才睡。本以為可以睡個六、七個小時,早上六點半因為遠處傳來輕輕的雷聲,嚇得小東西亂吠,又把我吵醒。安撫了一個小時後才肯睡,但再過一個小時又叫醒我,因為要下雨了,牠要下樓。結果我連牙都沒刷就把牠扛下去了。睡意還在,但慶幸早上天氣涼快。正在開心著,卻被清潔工人說:“七早八早帶狗下來做麼,人家要工作。”意思是我溜狗防礙到他的清潔工作。拜託!你以為我喜歡七早八早下來meh!我也很想睡遲一點嘞!哼!若真是我不小心礙著你也能好好說嘛。
~~
覺得累。

明天還要忙工作。

看來家務事我還得好好向老媽學習,才能動作快一點。希望下次有所進步,雖然我很不希望有下次,哈!
~~
這星期發發牢騷,下星期有點空再寫別的。

Sunday 23 June 2013

-休息-

大家都在說煙霧問題,所以不想加上去了。

這個星期有別的東西寫,所以想偷懶一下。加上可能上個週末“動次”得太high了,這個星期有點累。下個禮拜見!

祝煙霧好轉:/

Sunday 16 June 2013

五月天《諾亞方舟》演唱會觀後感: 演唱會不是名詞,是“動詞(次)”!

末日始終沒有發生”,於是音樂一再登上諾亞方舟沸騰!

過了一年多,我又再次被表姐拉上《諾亞方舟》!(;

當然我並沒不願意:雖不敢自稱五迷,但好多首五月天的歌我都喜歡,所以前晚很開心!特別是當晚還有兩位朋友一同分享演唱會上那很high的氣氛!(我去的是14日那場,15日的聽說更high,但我覺得第一場也不錯,至少我有high到。畢竟配合星期五,隔天不用上班本來就挺開心了,哈哈!)

與去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座位較後面,所以團員並沒有從我面前走過。而坐在後面的觀眾也比較冷靜,不像前排的,幾乎整場演唱會都隨著音樂跳動。可能和曲目有關吧,今年好像比較多抒情歌。

然而我堅持演唱會是“動詞”,因為似乎只有在演唱會上才能看見給人印象拘謹的新加坡人跟著“動次、動次、動次、動次”舞動起來!注意:不是跳動,是舞動!我真的看見一名戴著眼鏡長相還算斯文的大男生隨著《戀愛ing》高舉雙手扭動起來!畫面有點滑稽,哈哈!當然除了Jump!也少不了歌迷的瘋狂尖叫(當晚只要有安靜下來的片刻總會聽到一位女歌迷大喊瑪莎的名字。)

可見演唱會的感染力有多強(當然天團的架勢也加分了許多)。觀看演唱會的同時我在想,要撐起一場成功的演唱會當然有很多要素,比如舞台設計等。但既然是“演唱會”,應該是以“演唱”為重心,而演唱應該是以歌曲為中心?畢竟歌曲必須打動聽眾,他們才會想要變成觀眾,到現場一睹音樂表演者的風采。所以令我感動的,令我high的都是歌曲。而我特別喜歡大合唱。我在想每首短短幾分鐘的大合唱,是那首歌陪著成千上萬的歌迷度過了多少漫長歲月,多少快樂與悲傷形成的,以致他們不管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依然如此地熟悉那首歌,如此地喜歡那首歌。

此外我也喜歡《知足》的那段表演:把室內體育館的燈熄滅,剩下觀眾手中手機的燈光 —— 雖然比較蒼白,卻也讓整個場地忽然變得intimate。看著坐在台上的五月天,發現其實他們不需要絢麗的舞台,也依然很有魅力。

但我感性歸感性,還不至於像坐在我朋友身旁的一名女歌迷(不是喊瑪莎的那位),好像是聽著《如煙》泣不成聲(;

也因為我把歌曲當演唱會的中心,那只很酷的“互動版LED”螢光棒只有在演唱會開始的時候讓我驚歎。我一開始還在想,這好像是統一觀眾的做法,因為即使五迷都會自動把螢光棒調成藍色,至少非五迷還有選擇其他顏色的自由。但如果控制所有觀眾的螢光棒跟著歌曲或節奏更換顏色,觀眾就比較不可能分心去overwrite換自己喜歡的顏色了。但我必須說視覺效果很棒,互動效果也很棒,因為我偶爾會有錯覺,以為螢光棒顏色跟著我的揮動更換,呵呵!

其實當晚屏幕出現了些小問題(甚至可能是害阿信忘詞的原因?(;),但如之前說的,五月天的魅力勝過舞台設計,所以沒關係(:

我記得有人對我說覺得五月天的演唱會看多了覺得都一樣,可歌迷當然覺得都不一樣。而我看了兩場,想取中立立場,哈哈!演唱會當然有它相似和不同的地方,但因為喜歡歌曲,所以不介意再看。況且現場和自己在家聽歌的氛圍截然不同。然而演唱會的形式多少大同小異:開場、換場、encore的橋段或許必要但偶爾難免落入煽情或沈悶。

下次五月天的演唱會我不知道還會不會去看,可能會,也可能想隔個一兩年。但無論如何演唱會是個很好的體驗,所以以後還是會繼續“演唱會”的!:D

Sunday 9 June 2013

聚餐

自己用餐,難免顯得孤僻些。

這個星期很開心,因為其中幾天和朋友聚餐(:

上了班,已漸漸少了人陪我吃午餐。也不是沒有同事陪,只是因為我的“部門”只有我和上司,所以要約其他部門的同事有點困難,畢竟工作的差別會使得午餐時間也多少有出入。況且我慢熱:現在和同事也只會偶爾問候兩句,要主動約人一起用餐還是挺尷尬的,特別當我吃飯的速度較慢又因此不太在吃飯時說話。(固然如之前說過的,我平時話也不多(;)

於是我就常常一個人吃午餐。

還記得以前有段日子,覺得沒有朋友的人才會自己吃飯,而也十分抗拒做那個“沒有朋友的人”。可是到後來,特別是大學時期,我就看開了,哈哈!因為大家的課程表不同,難免有落單的時候,況且又不只我自己一個落單,就覺得無所謂了。(畢竟“Misery loves company”,呵呵!)

我知道有些人很害怕自己吃飯,覺得很孤獨,可是我現在覺得也不錯,挺自由的,想吃甚麼都可以,吃得快慢也沒關係,還能放放空(;比較不便的是到食閣找位子,得自己端著食物找人並桌。(留一包紙巾佔位好像怪怪的?)但也沒甚麼,若當天不想擔心沒位子坐,也能偶爾付多一兩塊錢,吃快餐甚麼的,圖個方便。

可我也沒那麼孤僻啦。這個星期可以和朋友聚餐是很開心的!邊吃邊聊就會忘了吃了多久,所以慢慢吃沒關係,哈哈!好一陣子沒見,卻能很自在地聊天 —— 這就是朋友!知道嗎,我聚餐時在想,誰說我害羞、嚴肅、冷酷甚麼的?!我也可以耗上兩個小時左右和一位朋友聊天吃飯,而並不是都是對方在說我在聽!挺自豪的 ;P

當然我想過些時間我應該還是會找到同事陪我吃午餐。在那之前(其實之後也行),歡迎朋友找我!(;

Sunday 2 June 2013

“悅”讀

 逃入另一個世界,把體會的快樂悲傷拎回現實,收藏成愉悅的回憶。

隔了整十年,我在前天再次到圖書館借書!(:

記得我說過我是書蟲吧?(;小時候的我,可以為了閱讀小說幾乎“廢寢忘食”,忘了睡意,忘了餓,就因為急著想知道故事情節如何發展。即使把書本放下,腦子裡還依然播著作者描述的情節。

然而我除了為功課(例如閱讀報告)到圖書館去,其他時間都很少待在那。一方面覺得圖書館太安靜,另一方面是因為我是幸運的,老爸會常買書給我讀(:偵探小說、科幻小說等都有,而我也會乖乖地把它們看完;哪怕是偶爾冗長無聊的場景描述,或是因為心急先看了結局 —— 沒閱讀完每一行字,就會覺得錯過了甚麼。

可是再後來卻對這類小說有點厭倦,因為讀多了,發現故事情節的發展模式越來越類似,結局越來越好預料。少了驚喜,也少了點閱讀的推動力。而對於其他類別的書籍,也不特別感興趣。Non-fictionself-help似乎太過嚴肅,而一般小說裡的感情線已足夠抵消我對閱讀愛情小說的興趣。加上升上大學後堆積成山的readings,更是讓我放下書本!

那我怎麼又去借書了呢?因為畢業了嘛!除了報章和簡短的網絡訊息,已有大概半年的時間沒好好閱讀了。況且我借的書與興趣有關(;當然這些資料也許也能從網上得到,可是閱讀對我而言還是有它的好處:和看電腦屏幕相比,眼睛不會這麼累(;

而借書也比買書方便。即使得歸還,但至少不佔地方。以前買的書到現在都在櫃子裡躺著,心想哪天會再次拿出來翻閱,但其實因為記得結局都從不曾再去碰它們。

所以前天借到書很開心!這麼久了原來我還是會員,圖書館都沒忘了我呢!(:(好啦,所有新加坡人都是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的會員,但是我畢竟不這麼覺得。快十年沒借過書耶!)

我不知道閱讀以後會不會都變得與科技產品離不開關係,但現在的我還是喜歡能捧在手裡,那本用紙張疊起來的資訊或冒險旅程(:

Monday 27 May 2013

自己和自己相處

獨處 - 能寂寞,能自由。

前幾天爸媽出國,留我獨自一人在家。本以為多少會感到孤獨、寂寞,但其實還好。

可能因為時間不久吧。

早上起身面對空蕩蕩的家,也不是沒有過。畢竟假期起身時爸媽也都上班去了。比較不同的是連狗也不在。(因為今天要工作,不能照顧牠,所以前幾天就送到阿姨家了,請她幫忙照顧。)但老實說我那條狗除了早上起身我會“騷擾”牠一下,跟牠說說話,和傍晚時分帶牠去走走,其他時間牠都在睡大覺,懶得理我,所以也只會在那麼幾個時段想念牠。

其餘時間就像之前假期一樣,看看報紙、上上網。後來以為到了晚上沒得期待爸媽回家和我說說話會寂寞,卻因為看電視劇而忘了失落,哈哈!好啦,我也沒那麼“不孝”。可能因為現在通訊發達,接了幾通阿姨和爸媽的電話、簡訊、Whatsapp,和在面簿上和朋友聊了一會兒,真的沒甚麼好感到孤獨的。

或許孤獨的解藥來自分心,而科技是好幫手。再不我就是一個不介意和自己相處的人,就如上篇博文所說的,內向的人須要獨處來充電,想事情時還能自言自語,挺自由、挺不錯的。

但喜歡偶爾獨處不代表“喜歡寂寞”,因為長期下來應該“還是會寂寞”(碰巧套一下歌名,呵呵!(;)朋友們不要孤立我哦!

Sunday 19 May 2013

沈默,是因為... ...?

沈默是金,是指沈默像金一樣貴重,還是沈重?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的話不多。不是我不友善、害羞、或是冷傲;我也有話多的時候,只是就算話多,說完了又是一陣沈默(*烏鴉飛過*)。

也不知道為甚麼。

有人認為我是那種在不熟的人面前很安靜,在熟人面前就滔滔不絕的人。嗯,我確實比較慢熱,卻會在好友家人面前說話比較沒顧慮,然而話說完了我還是沈默。有人納悶過,為甚麼我說完話就沈默,不會接下去換個話題聊。我也在納悶耶,哈哈!

是因為我是獨生女嗎?小時候很少和同齡的孩子玩耍(老實說我也不怎麼玩耍,我是書蟲(;),習慣和自己相處,或在腦子裡跟自己對話。所以久而久之變得寡言?

又或許我內向,須要獨處來充電,所以與別人相處下來總有點隔閡?知道嗎?我沒辦法旅行太久,頂多兩個星期。因為除了不適應某些國家的氣候、食物之外,更沒辦法長時間和他人相處。我的“他人”,可以指旅行團的同伴,也可以是家人。意外嗎?在新加坡還不是天天和家人相處,有甚麼不習慣的?不是的,在家畢竟有自己的房間,須要自言自語整理思緒的時候比較自在(;

但我覺得我還不算孤僻啦。我已慢慢地學會放開,與他人聊天。即使簡短,但好過沒有,嘻嘻。而我現在對於自己的寡言也看開了,不像以前有段日子試著努力地逼自己多話,然後因為失敗而懊惱。有話就說,沒話就不說,就這麼簡單。別人怎麼想不太重要。若對方將會在我生命中扮演甚麼重要角色,那他們應該不會介意我安靜;如果因為介意而失去誰,那我想也就算了,我不想為誰去強求自己改變。(潛移默化不算(;)

只是對於自己的慢熱,偶爾還是難免有點小遺憾。然而有時候還真不是性格問題。我發現在本地能打開話匣子的,大多是時事、科技產品、美食和流行文化。時事、科技產品與美食我沒特別注意,不想亂下定論(知道我瘦的其中一個原因了吧),所以一般不多說。而流行文化我雖然比較注意,卻也限於華文流行文化,或應該說是華文流行音樂(因為我不看偶像劇)。至於韓流我更是一竅不通。所以插不上話只好聽lor。唉,也想過可以去“惡補”一些相關知識,然而又不願去“討好”誰,為了與誰聊天把睡眠時間拿去“做功課”。(開工後睡眠是寶貴的 ;P

於是繼續沈默。看吧,或許有天我會改。又或許不會(;

Sunday 12 May 2013

現場!

音樂人參與才精彩;人們的生活,或許也音樂參與,才精彩。

驚喜!前天晚上第一次聽到自己的作品以live band的方式呈現。那是我2011年交過的填詞功課,沒想到會被音樂學院納入showcase的原創歌曲之一!

其實一開始當演唱人唸出我的名字時,我並沒反應過來。可能因為常常聽見別人擁有相同的名字吧,以為是其他學生的作品。反而是陪我觀賞演出的朋友第一時間轉過頭來看我。後來說到歌名時我才確定:“嗯,真的是我寫的。”老了遲鈍,哈哈!

現場版,聽起來就是不同。填詞時聽到的demo都是錄好的,後來幸運地賣出第一首歌詞,聽到的成品也是錄好的。最接近現場版應該是之前比賽的時候吧;雖然伴奏是minus-one,但是是朋友現場演唱。

當然錄好的音樂沒甚麼不好,只是也許因為我常常一個人窩在家裡聽,所以覺得把錄好的歌聲、伴奏換成現場演出,再加上能與其他觀眾分享,氛圍就不一樣了。(特別是因為看見有非華族觀眾,挺感動的。畢竟他們未必聽得懂華語,都肯停下腳步聽歌... 還是逛累了?哈哈。)

此外,當天傍晚、夜晚時分的舞台,有著濱海灣漂亮的夜景襯托。坐在安靜、專注的觀眾之中,享受著陣陣吹過的微風,我竟然被帶回到當時一個人在家寫詞的時候。在一首熟悉又變得有些陌生的歌裡(畢竟快兩年沒聽了),重新找到了當時的emo,甚至有一丁... ... 點想哭。(又或者想哭是因為感動,還是因為台上譜架的燈光有點刺眼?哈哈哈!;P

歌曲結束之後朋友說寫得不錯。很開心,因為我偶爾會疑惑,沒看歌詞的聽眾,有多少能聽得懂我寫的東西?畢竟我自己很難衡量;自己寫的,我當然聽得懂!(;

得先說明我並不是應誰的要求宣傳。(雖然這裡寫的也未必客觀(;)但我真的覺得演出很成功!即使當中出現了小問題(技術性的也好,演出的部份也好),但看完了3場演出,我竟然不覺得累,可見演出令人享受!朋友還說有衝動學唱歌、寫詞呢!

你會不會想:“有小問題就不完美了,還說成功?難怪說自己主觀。”是啊,對於音樂,人都難免主觀。但對於現場演出的完美,現在的我,覺得不在於零失誤。把失誤當成演出的一部分,有時反而有趣(;不是我抱著看好戲的心態,但有時候覺得場場演出都一樣完美,那和上網或買DVD看沒太大差別(;

感謝參與這次演出的台前幕後工作人員,讓這場音樂會變得精彩。也感謝音樂(歌詞創作),為我平淡的生活增添色彩。

*不好意思,當天忘了拍照。也感謝你們看完這些密密麻麻的繁體字(:

Sunday 5 May 2013

在主流與非主流之間

主流與非主流,或許就像海與天空,隔著一條不太明顯的地平線。只是非主流像天空,比海寬廣、自由,卻也帶著點遙不可及。

其實我也不是甚麼專業的音樂人,對於主流與非主流的定義並不完全理解。會寫這些想法不過是因為在思考一個問題。所以關於定義,不太想追究,但仍然歡迎評論(:對我而言,主流就是被大眾接受,有商業價值的作品;不一定是音樂,也可以是其他類型的藝術或產品,比如電影、小說等。而非主流比較小眾,商業價值也隨之變得較低。此外,也有遊走於兩者之間的作品和產品。

這樣說來好像可以把主流與非主流分為商業與非商業作品或產品。但是有時候非主流也可以有高商業價值。(ReadAtas(;)然而主流意味著大眾,商業價值一般頗高。嗯,會不會有點亂?但我想你大概能明白我的意思,所以在這篇博文裡,我依然以主流與非主流做分類,也就是說,以大眾、小眾為類別。

既然對創作流行歌詞有興趣,就先說說對於主流與非主流的華語流行歌曲的想法。我雖然常常聽廣播,因此時常接觸可以安全被歸類為主流的主打歌,卻也偶爾喜歡一些非主流的歌曲,因為相對來說比較特別。就像以上caption所說的,非主流比較不需要跟著一定的方程式創作,所以創意空間較大(即使喜歡的人可能較少,因為不習慣)。其實我喜歡的非主流音樂也不至於冷門到哪裡去,聽的不外是張懸、魏如萱、陳綺貞、Tizzy Bac、蘇打綠、棉花糖... 好像也不算非主流,而是介於兩者之間hor?(;無論如何,這些唱片裡某些歌曲的非主流元素讓我覺得新鮮,也漸漸喜歡上這樣的歌曲。

可是自己的創作呢?就得乖乖地跟著主流,隨波逐流啦~ 好啦,沒那麼嚴重,主流還是有創意空間的!有些人覺得創作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情緒看法,不想跟著流行走,我以前也是。但是我想賣歌(詞),因為想要有聽眾。這樣一來就得從小眾轉攻大眾,需要有商業考量了。其實也沒甚麼,畢竟顧及商業也始終是自己的文筆。況且身為新人,甚至還不算稱職的新人,不商業怎麼賣歌?

於是對於自己寫的歌詞,該選擇主流或非主流,我是很清楚的。

那我在第一段落提到的問題是甚麼呢?是關於這個部落格啦(;填詞想要有聽眾,但寫部落格還好,因為主要是為了練習文筆,讀者人數對於寫作不太有直接影響。然而,寫了東西難免想要有人看。可是,偶爾生活中瑣碎的事情,我又不確定我希望給多少人看,哈哈!(當然前提是有人要看 ;P)所以在想是否該把這裡貼在Facebook的篇章與朋友分享,還是與“大眾”分享。換句話說,應該停留在非主流的小小卻空曠的天空裡,還是該向主流的大海游去(然後減少較私人的篇章)?

你說呢?(:

Sunday 28 April 2013

第一周!

就這樣上了一個星期的班。其實說上班也說不上,因為還在熟悉環境與工作當中,還沒正式地做甚麼,只是有點“知識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是這樣翻譯的吧?)。

我想我目前最不習慣的是工作時間,因為好久沒這麼早起了!雖然能準時上下班是種福氣,但依然覺得累。還好當初沒選擇工作時間不穩定的工作,不然後果可想而知...

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開工的關係,沒甚麼特別的事情要說,所以就不廢話了。我想下個星期再找找有甚麼課題、照片等等好讓我掰一掰。

下星期見?(;

Sunday 21 April 2013

 要戒,也許因為已成癮。成癮,就必然難戒。

這幾天趁還沒開工到了廈門旅遊。挺不錯的,氣溫很舒服,就像泡在冷氣房一樣。吃的、住的、都很好。唯一不習慣的,是煙。

或許是文化差異吧。去了幾次中國都看見好多人抽煙,特別是男生(還是uncle?),除了吃飯開車,其他時間似乎嘴裡都是叼著一根香煙。而在處處禁煙的新加坡長大的我,又鼻子敏感,對二手煙實在是非常抗拒。

記得我小時候可能因為大人的教導方式,認為抽煙的人都是壞人。長大了當然知道抽煙與人品沒直接關係,也不介意與抽煙的人做朋友,只要他們盡量不讓我吸二手煙 ;P(但我必須說我目前的好友都不抽煙(:)當然能戒煙是最好的!

可是話說回來,要戒煙也並非容易,或許也該給吸煙者多些時間。(當然先有戒煙的意識很重要;這是以新加坡文化與教育為背景的我說的(;)畢竟要戒掉甚麼真的很難。我雖然不抽煙,也沒染上甚麼癮,但我想我和一般都市人一樣,都有“科技癮”。

好啦,沒那麼嚴重。但出國有時幾天沒得上網確實有點不自在。其實這次不賴,旅店有提供免費上網。若有甚麼重要的事,查查電郵、Whatsapp不就行了?可是中國不能上Facebook!哈哈!我知道有時候有辦法上,但這次不行。

其實我也不是甚麼社交媒體的“癮君子”,也不是stalker,面簿是我悶的時候去的。那為甚麼要為了不能上面簿發個小牢騷呢?因為悶。呵呵!廈門是個小地方,生活較悠閒,而我即使“悠閒”了五個月卻依然靠科技解悶,所以少了面簿就多出了好多時間,不知如何是好。你可能在想,難得出國,嚷著要上面簿幹嘛?不是該好好逛逛嗎?別忘了,我剛才說那裡好多煙客;沒去購物商場,而步行街的店面又是沿著街道開的,街道屬戶外,依然可以抽煙,所以室內的地方就不外乎旅店了。

於是我就較常待在那兒(;沒有面簿,就心不在焉地玩玩手機遊戲,因為怕悶。或許這才是問題的根源:城市人,科技越發達就越依賴,閒不下來。然而悶歸悶,還不就這樣回家了?說不定在廈門待久一點就能戒掉面簿了。然後到些科技較落後的地方就能戒掉“科技癮”?

但是家始終要回的,而在這個科技已融入生活的地方,要長期戒是不可能的。或許短期還行。

我會試試。(;

Tuesday 16 April 2013

像雲一樣飄過的日子

日子就像雲一樣,你注意或不注意,它都依然飄走

這是最後一個星期了。我悠閒的日子將會在下個星期開始上班的同時結束。不能再遲睡遲起,清閒地宅在家看看報紙,看看電視,看看狗,上上網,玩玩手機遊戲。聽起來我之前過得很好hor?雖然當中苦惱了幾天,卻也因此開了這部落格。可以讓思緒亂竄,理了理,再寫些有的沒的,還真不錯。

怎麼這麼快就沒了呢?!五個月的時間,好像很久,怎麼也就過去了?或許有人會在心裡罵:“有沒有搞錯,這樣好命有五個月可以“做無”(請用福建話讀(:)還嫌不夠?”不,我沒有埋怨,我知道這五個月是種奢侈。但如果你問我後不後悔沒更快地找到工作,或在這期間更努力地充實自己(比如找兼職),答案是:沒有。五個月很久,但以人一般的壽命看來不會(至少我想我不會很短命,即使不希望太長命(;)。況且最後會多出一個月是應公司要求。五個月,就當放自己一個長假嘛。以後一輩子都可能不再有機會放這麼長的假了):

再說,我相信每件事發生都是有原因的。或許老天要讓我多休息點,做做自己喜歡的事,因為以後會很忙呢?(我天真地認為,哈哈!)

我不知道工作後生活會變成甚麼模樣,畢竟每個人的工作與生活都不同,聽說的不算。現在對於工作,期待、興奮、緊張、抗拒(因為要離開目前悠哉閒哉的生活)都有一點。祝我好運吧!

至於即將過去的日子,至少就算像雲一樣飄走,卻也像雲一樣,在相似中各有不同(:

Tuesday 9 April 2013

思念,也可以是暖和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在小學還是中學的時候就聽過這句話。清明節似乎和悲傷有著一定的聯繫,畢竟失去親人誰都難過。然而思念不一定就得伴隨悲傷。

今天,說說對外婆的回憶。

我一出世的時候就只有外婆在世。記得老媽曾經說過我小時候第一個叫的人是阿嬤。(我現在覺得也可能是“媽”,只是音調不同(;)後來長大了因為要和外婆溝通,也學會了潮州話。我想驕傲地說,潮州話不是大人們逼我學的,而是耳濡目染下輕鬆學來的。(暫時不說現在新加坡學生的華語程度,更別說方言程度(我不是指髒話,哈哈!)。)當然我的潮州話也沒好到哪兒去,但至少家常的內容還能應付。也記得在小學的假期裡因為要翻譯英文故事書給阿嬤聽,嚷著要阿姨幫忙,雖然總沒到一頁就失敗了,嘻嘻。而現在每當聽到潮州話,就湧起一股親切感(:

除了講故事,我小時候只會在阿嬤面前唱歌,因為她聽不懂我唱的華語流行歌,有點“安全感”。(現在唱歌依然不怎麼好聽,朋友們不要叫我唱!;P)後來也發現她會玩撲克牌,偶爾會陪她玩,或自己創造小遊戲要她陪我玩,畢竟阿嬤算是大人們中最空閒的(;再後來新加坡的電話號碼全國性地在前面加了個“6”,阿嬤就較常需要我幫她打電話。(知道我屬於哪個“年代”了吧?(;)

就這些小片段拼湊了我對阿嬤的回憶。後來她在高齡90多歲去世的時候,我沒怎麼哭。當時我想不是因為我不孝,只是反應比較慢。我常常這樣,對音樂、電影、小說情節就哭點低,對自身的事就慢三拍才會哭。然而不是的。哭是有的,思念是有的,可是難過地大哭?那... 還好。

也不太懂為甚麼。可能因為我們沒住在一起,也可能因為想起阿嬤的感覺是溫馨,而不是難過或遺憾。有些人會自責親人在世的時候沒對他/她好一點,而我想我確實也能對阿嬤好一點。比如即使學業開始繁重也多抽空陪她,照顧她等。可是人都不是完美的,這麼說來,難道每個人都該因為少對每個人好一點而自責?應該不至於吧。當然關鍵在於“一點”,如果該反省還是要反省的,哈哈。但我慶幸自己沒對阿嬤做過甚麼太不敬的事。

所以說思念也能溫和;特別是被時間調和之後。就像貼的照片一樣:一開始的失去或許讓人束手無策,就像迷失在黑夜裡,流著淚,世界下著雨。但開心的回憶依然亮著。而那盞燈是諷刺還是暖和的,就看你了。(:

Sunday 31 March 2013

在十份履歷表與兩項面試之後... ...

 咦,有沒有發現這裡安靜了一陣子?會不會以為我就這麼三分鐘熱度地不寫了?(;不是的,我打算大約每個星期更新一次,但過去這個星期還算有事做,加上前個星期po了兩則博文,所以稍稍地偷懶一下(;

既然之前“長篇小論”地說著找工作的事,我想還是應該有個交代,做個小小完結。我在寄了十份左右的履歷表和去了兩次面試後找到工了!

至於詳情想知道的朋友私下再說,但我覺得這份工不錯,上下班時間穩定,意味著我有時間在這裡說些有的沒的(:此外地點方便,還有機會發展。(會不會很像房產的廣告詞?哈哈!)當然它與理想工作還是有一點偏差,但我願意試試。四月底開工,所以現在要好好揮霍我悠閒的日子 :D

題外話:上一則博文經老師一分享,點閱率破百,雖然數目不大,我依然有點歹勢地開心著。本以為我這個社交圈子不廣的人最多只有十幾個人會讀我的部落格... 現在卻累積了30幾個“贊”,雖然很可能只是因為內容,但有人讀我寫的東西還是開心的~

下個禮拜再接再厲,謝謝!

Tuesday 19 March 2013

《無止幸福》- Spoiler Alert!

看來我的名字真的很難寫,上回寫一個字,這回寫英文的 ;P

不,我沒有打錯。小寒老師的新書確實是《無指幸福》,但我相信她想說的是左手無指,右手五指的白人女孩怎麼得到無止境的幸福。

就說老師的聯想力豐富了。書名的諧音已經令人玩味,畢竟光聽不看,書名可以是《無止幸福》,也可以是《無指幸福》。而是前者或後者,也許取決於對方的性格:前者較樂觀,後者較悲觀。因為若不知道故事內容,《無指幸福》,也可以代表“無指望幸福”。

但書名的“無指”,當然是“沒有手指”的意思。所以書的內容與手指離不開關係。然而能從一隻手的手指分出五個章節,其中連繫著好多生活經驗與人生道理,我還是很佩服的。

聯想力的一部分也包括了人物與老師的經歷的關連。比如Giselle是音樂人,老師也是。Martin從事科學研究,老師也曾是。GiselleHigby母女關係的細膩描繪,或許也來自於老師是女兒,也是母親的身分。至於故事的感情線,應該大多來自寫詞的豐富經驗?我(自己覺得)看得出Noah被刻畫成屬於那種“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壞男孩。只可惜“有些男孩不能愛”(;而Leo則是常常出現在苦情歌裡的主角:因為成熟,偉大地把難過、困難獨自承受,卻依然積極,不自憐自艾,同樣討人喜愛。所以想當作家,還是得先累積豐富的生活經驗,才能把人物和故事的可信度提高,引起讀者共鳴(:

也就因為共鳴,這本書害得我哭掉了不少紙巾。但也有微笑,甚至大笑的時候。Spoiler來了:還好結局是快樂的,不然我就... ...得哭掉更多紙巾,哈哈!

既然是勵志小說,裡頭當然有不少quote-worthy的句子,但那留給其他讀者慢慢讀。(雖然老實說我因為想知道結局,前幾天特地遲睡把它看完(;)我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在第151頁:“海碧... ... 是一個很水瓶的水瓶座女生,獨立、反叛、不計小節,也重視友情。”我覺得蠻準的,因為我也是水瓶座!嘻嘻!就不知道老師會否覺得我很水瓶?(;

Monday 18 March 2013

“And it keeps telling us to come on b-b-b-back to you!”

 終於開部落格了。其實幾年前已經有這個想法,遲遲未開,有幾個藉口。

一、名字老是修不好。(所以目前這個或許以後會更改。)

二、沒內容。我的生活雖然偶爾有亮點,但大多平凡。有趣的事也算家常,所以Facebook三言兩語就足夠帶過。

三、沒時間。往往有話想說的時候,都是忙碌的時候,所以沒時間紀錄下來。和朋友、家人說說也就算了。

那是甚麼促使我終於推翻藉口,開部落格呢?

原因很簡單:工作。或應該說,為了能提高從事我嚮往的工作的機會,和堅持練習自己還算有人賞識的文筆的機會。所說的工作,就是寫作。

先從找工開始說。畢業之後,我就一直想,自己到底想從事甚麼行業?會苦惱因為選擇很多,但經過刪去法之後,所剩無幾。不就是做與平面設計相關的,或者與寫作相關的?但平面設計工作時間長,薪水不高,要求的學歷也不算高。辛苦考到榮譽學位,好像不合算。所以就很自然地一直找關於寫作的工作。然而不少公司都要求應徵者擁有工作經驗,而我只有寫歌詞的經驗,不太符合。於是經過了三個月左右,我想放棄了。(會拖這麼久因為期間過年過節的,別說我,我想公司或許也沒太積極地看收到的履歷表?(;)

就在這時,我接到了通知,後來通過面試,有機會從事一份自己不盡然喜歡,工作時間長,但薪水不錯的工作。也在同時,有位我敬佩的老師很講義氣地說能當我的推薦人,叫我再嘗試應徵寫作工作。後來還有同學也覺得我寫得不錯,熱心地打聽消息,跟我分享可能比較容易入選寫作工作的途徑。

所以第一份工作我推了。又或者應該說是他們後來不要我,因為沒有回復我在被錄取後的詢問電郵。但就算有,我想我還是會推辭。

我現在是這麼想的:既然有人看好我寫作,就應該再嘗試。但如果真的不行,也無所謂,反正鍵盤就在指尖下,我依然隨時可以寫作然後po上網。找份工作時間比較穩定的工作就行了。(當然工作的同時能學以致用,或有意義最好。)於是,這個部落格就誕生了(;當做累積寫作經驗也好,當做練習也好,當做紀念自己曾這麼想從事寫作工作也好。畢竟除了寫詞依然擺脫不了寫作,it kept coming back to me


我不知道放棄之前那份工作會不會後悔,但我想給自己6個月的時間找工。找不到,才來退而求其次。我知道好多人都沒有辦法,為了生活,甚麼工作都得做。我知道我有選擇權是幸福的。但也就因為有選擇權,我想尊重這個權利,選擇我喜歡的工作。我知道有些人想法不同,會“向錢看”,畢竟工作是為了賺錢。我明白。但有時我寧願“窮開心”,也不願“窮得只剩下錢”。(這是誇張的說法,但我想你們懂我說的是甚麼,我當然不希望窮!)也有人說先賺錢,再做想做的。如果只是三兩年,或許還可以,但長期來說,我不接受。我想說的是,你怎麼知道在賺到錢之後有能力、精力去做你想要的?世事難料,倒不如並行,邊賺錢,邊做想做的。再辛苦也會覺得值得吧。

我想要的,是平衡。平衡我的夢想、理想、和現實的殘酷。

而就算是錯了,那也罷。就像Neil Gaiman說的:“Make mistakes, glorious and fantastic ones.” 年輕就是能犯錯,我也尊重這權利 ;P

好啦,歪理說完了。之前po的是舊東西。明天再上載新的。對讀完我這“長篇小論”的你們,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