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27 July 2013

休息是怕死,懶惰,還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為甚麼總要等到得忌口的時候才特別有食慾?

這個星期破天荒請了三天病假。

我的腸胃一向不好;這可能是我身材瘦削的主要原因。時不時因為消化不良、脹氣而沒胃口,又或者有胃口但不能吃多,以防消化不良。於是盡量少量多餐。

我上班後因為不習慣早起,早餐吃不下,常常會打包麵包到公司吃,“下午茶”也是以麵包充飢。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常吃被冷氣直吹的麵包,星期二早上感到有點噁心,想吐。(但並沒有吐出什麼來。其實這個毛病不是第一次發生,只是好了一段日子,以為沒事了。)於是上了不到兩個小時的班就請病假去看醫生。後來因為晚上還是有點不適,請了多一天病假。

星期四上班時還挺開心的。因為休息夠了,精神和心情都很不錯。即使早上有點不舒服,但始終上完一天班,把重要的工作做完。誰知星期五早上除了感到噁心,還有點頭暈,所以又請了一天假,換個醫生看。今天算是有起色。

唉。下個星期不能再請病假了!不然老闆可能會想把我這隻“蝦姑”變成魷魚哦,哈哈!

其實我請病假前都會有點掙扎,因為好像要工作也可以。是我怕死,懶惰,一點小事就不想工作嗎?可是邊工作邊感到噁心真的挺辛苦的耶。況且我腸胃敏感,如果堅持吃外面的食物,病情惡化了怎麼辦?再說,我若現在不把胃養好,十月要出國公幹應該也會不方便吧。雖然少過一個星期,但畢竟人在國外...

我雖然沒有特別喜歡吃什麼,但現在得忌口,什麼不能吃的看起來都比平時好吃 ): 我要早日痊愈!

Sunday, 14 July 2013

簡單與可能性

畢業了!

我畢業了!

畢業典禮就在剛過去的星期四舉行,可以請假不必上班很開心,當然更開心的是能和朋友見面、聊天、拍照!再次回到學校,遇見大半年沒見到的教授、導師、同學,真是勾起好多回憶。有點難以置信,就在那麼幾個月前,我們還在為學業努力,為成績煩惱或者慶幸。

我的大學生涯並沒有很精彩;就一般刻板印象來說。沒有參加課外活動,沒有出國留學,也沒有戀愛 ;P 可是這三年半依舊為我帶來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在學校待到凌晨三點半,第一次和朋友在家做作業做到凌晨五點半... ... (抱歉,看得出我很no life嗎?呵呵。可是最後一年真的忙得有點誇張,所以記憶比較深刻。)

然而回憶也不是都是負面的。雖然不能找到具體的“轉捩點”,我似乎發現自己在這幾年裡“看開”了。多了一點自信,就變得比較不會亂設想然後去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也變得比較不拘謹,比如偶爾會善意地取笑好朋友(;(目前較常限於那幾位我很開心也感激能認識的好朋友,但往後也會再接再厲,哈!)

也就是這幾位好朋友,讓我當天穿著厚重的畢業袍,夾腳的高跟鞋還樂意走來走去拍照。(雖然後來腳趾起泡,得麻煩老媽回車上拿平底鞋給我換。真是不好意思,捧著畢業泰迪熊和向日葵,老得麻煩爸媽幫忙拿其他東西。我和大多幸福的畢業生一樣,都是家人幫忙拎著大包小包地回家。)

但我現在要說回畢業典禮。

典禮大部分是沈悶的,因為就聽著教授唸出一個接一個的名字,看著畢業生一位接著一位地排隊、上台、握手、照相、下台。

可是還有嘉賓演講,還有畢業致詞。

當天的嘉賓是亞洲新聞台的Glenda Chong。我並沒有第一眼就認出她,因為不常看亞洲新聞台。只是覺得台上有一位特別漂亮又有氣質的女生。原來是新聞主播,難怪(:她的演講很好,可能加上是主播的關係,說得非常流暢。除了和我們分享她個人經驗,和很多已經踏入職場的上班族一樣,她也提到職場如戰場,所以要像天鵝,表面(水面)上看來優雅,但水面下要拼命地划。(隔天回去上班上司也以類似的話鼓勵我。)沒錯,我同意,只是感謝得到這些勉勵的同時,也難免感到一點壓力。

典禮的尾聲由兩位畢業生致詞。一位是政治科學的畢業生,他說一個人的成功,幸運佔了80%,努力佔了20%。所以他很感謝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因素成就了他的大學生涯(如與親友、教授的關係建立於機緣,他們卻一直支持他)。

但我最最喜歡的,也最有感觸的是我朋友的致詞。可能因為是朋友,也可能因為是本科同學,對她的致詞很有共鳴。盡管她比其他兩位演講者緊張,我和幾位好友都差點被她弄哭!(真怕坐在我身邊的同學發現,多尷尬,哈哈!)

她的致詞主題有兩個,一個是簡單,一個是可能性。她說我們求學時很“單純”,“簡單”地相信著我們能在一個星期內把一個學期的筆記讀完;“簡單”地相信著我們能在期限的前個晚上和組員把拖了好幾個星期的作業趕完。我想不只大學生,只要是學生都多少有共鳴吧(;

至於可能性,她感謝文科,因為它教會了我們生活中的答案不像考卷,從來都不只一個。這是我第一個想哭的地方。如以上所說,好多人都主張進了社會要更努力,我同意。但在我們還多少懵懂的時候,又怎麼知道要如何努力,往哪方面努力?該學習的有那麼多,在背負責任卻又還沒看清楚方向之前,未知難免令人迷惘。而挫敗也在所難免。這時候,可能性是多好的鼓勵!它意味著迷惘不過是有更多未來好探險,也意味著挫敗是轉折點!其實我們都知道社會有它的規則,也沒那麼天真。只是得相信可能,可能,才有可能發生。所以我依然希望能秉持“簡單”,去相信可能性,相信自己。(當然你要相信音樂也可以 ;P

在致詞的結尾,朋友說母親有事無法出席典禮,得上網看錄影。可惜她說了這麼多,媽媽因為聽不懂英語,可能都一知半解。所以在最後,她用華語說了一句“媽咪,謝謝你。”

這,不哭很難,哈哈哈!!

祝福大家能繼續簡單地相信著未來的無限可能!


*這篇這麼長,我看下個星期就休息一下吧。還有其他東西寫,負債中呢!:/

Sunday, 7 July 2013

《我,作詞家》讀後感

熟悉的名字(;

記不記得我之前提到我借了一本和自己興趣有關的書?沒錯,它就是由著名詞人陳樂融寫的《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

閱讀這本書有點像在複習寫詞課,因為書中提到的內容在以前上課時也有學過或聽過,比如“曲是肉體,詞是靈魂”;寫商業歌詞像是“品牌包裝工程師”,得為歌手量身打造;而有些詞人從自我表達開始寫詞,到後來為了迎合市場寫詞,我也是。

當然新收穫還是有的。這本書是人物訪談誌,訪問了14位詞人(包括作者本身);談到了寫詞經歷和對於作詞的看法,也談到生活與作詞的關連,比較personal。因此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自己與數位資深詞人的共同點與差別在哪(當然差別是除了資歷與作品差非常非常遠之外):好比有些詞人比較喜歡或擅長填詞而其他習慣作詞;我屬於前者。

這本書還有個有趣的地方,至少對我而言。那就是歌詞摘錄。因為訪問的詞人當中最年輕的是方文山,其他資深詞人寫過的歌曲我好多只聽過但沒注意過作詞人是誰(因為大多是90年代或之前的歌,只在小時候聽過)。而這些歌曲可能單看歌詞也想不起怎麼唱,只覺得好熟悉,好熟悉。所以閱讀這本書就變得有點好玩,像是在考自己的記憶似的,試著想起歌詞怎麼唱,可有時想起了又覺得自己老,怎麼這麼“經典”的歌也會唱,哈哈!哦,對了,因為近期選秀節目多,看了這本書也才發現原來評審們真的大有來頭。最“驚訝”的是發現十一郎是女生吧,因為筆名中的“郎”,我一直以為怎麼有一位男生常常替張宇寫詞,還以為是他的好友,原來是太太 -.- 真是失敬啊,失敬... ...

比較遺憾的是這本書並沒有訪問創作歌手,只收了五月天阿信的推薦序。會遺憾是因為近期我較注意的詞人以創作歌手為主,如阿信、張懸、還有在報章樂評中被形容為“ubiquitous”的吳青峰(;(他還真是ubiquitous到我想聽完他替別的歌手寫的歌都不太可能... ...)但我明白作者的出發點,畢竟純寫詞、填詞的作者工作性質和經歷與創作歌手不同。既然書本名為“作詞家”,把重點放在“作詞”並省略工作也包括演唱或音樂創作的作者是合理的。

也正因如此,我更確定作詞並不能當全職。有好多詞人從為唱片公司打工出道,目前也還在經營與音樂相關的公司。但現在唱片算是夕陽行業,我總不能一畢業就進唱片公司做全職工作吧?真的不太實際耶... 不過也沒關係,當“副業”我也樂意好好經營。也感激有好的起步(我指照片裡的名字(;)。